跳至主要內容

【丁為祥】兩宋道學敘事中的一個誤枉之論——張載與二程“京師論《易》”說的聊包養心得構成及其傳衍

兩宋道學敘事中的一個誤枉之論——張載與二程“京師論《易》”說的構成及其傳衍

作者:丁為祥

來源:作者授權儒家網發布,原載《南國學術》包養軟體2022年第2期

 

摘要:張載與二程的“京師論《易》”可以說是兩宋道學史中的一個至公案,從必定水平上說,道學所謂“濂、洛、關、閩”的譜系與排序也就樹立在張、程“京師論《易》”及其傳說的基礎上。但這一說法并非完整出自歷史的真實,其構成反而具有某種遞加傳衍與“層累”形成的特點。其史實發生于1056年,而其第一次提出則出現于1079年張載門生呂年夜臨所撰寫的《橫渠師長教師行狀》,其具體說法則是張、程“論學”包養違法——“共語道學之要”,并且很快就遭到程頤“無是事”的明確否認與“無忌憚”的批評;至于其再次傳播,則出自程頤的暮年門生尹焞,這才有了“京師論《易》”一說。但由于事實發生于尹焞生前,並且其平生也最基礎不曾見過張載與程顥。因此,這就成為一本誰也說不清的糊涂賬了。

 

兩宋瓜代甜心花園以后,朱子自青少年起即讀張載二程之書,但當其1173——1175年作《六師長教師畫像贊》、《近思錄》與包養女人《伊洛淵源錄》時,卻一方面承認“橫渠之學,實亦獨樹一幟”,同時又補充說:“其源則自二師長教師發之耳。”至于《宋史·道學傳》,則又對後人的說法照單全收,所以到了明代,黃仲昭就在其為《伊洛淵源錄》所作的“序”中寫道:“至宋濂溪周子始,超然獨詣,而發其精微之奧于《圖》、《書》,當其時則有河南二程夫子,實得其學而益擴以廣。故朱子著《伊洛淵源錄》一編,備載其師友之所講明傳授,與其見于言行政事之間,所以著明其上承孔孟之統,下啟關、閩之傳……”由此之后,張載也就成為二程的門生了,至于所謂“濂、洛、關、閩”的排序也就成為道學傳授譜系中的一種基礎共識了。

 

從黃宗羲著《宋元學案》,一向到當代的侯外廬、張岱年、劉述先等師長教師,一向對《伊洛淵源錄》的上述說法持存疑態度,但由于年遠代淹,因此也就構成了一種存疑歸存疑,而傳衍則繼續傳衍的情況。可是,只需這一事務曾真實發生過,則必定會留下某種印跡,起碼從當事人的回憶、傍觀者的記錄以及傳說者的加工收拾,也都包括著有跡可循的蛛絲馬跡,而《張載集》、《二程集》以及朱子從《六師長教師畫像贊》到《伊洛淵源錄》中的相關記載,都可以還原出這一事務的年夜致輪廓,從而也就可以對道學之原始發生與張程之學的關系作出必定的歷史廓清。

 

關鍵詞:張載 二程 京師論《易》 呂希哲 《伊洛淵源錄》

sd包養

 

張程、關洛之學無疑代表著宋明道學的主流與正源,但張載關學與二程洛學的關系則存在著太多的含混之處,起碼關于宋明道學中重要學派之“濂、洛、關、閩”的排序與表達就是其具體表現。但這一說法又可以說是其來有自的,自從呂年夜臨1079年作《橫渠師長教師行狀》起就已經開啟了這一說法,直到朱子作《六師長教師畫像贊》、《近思錄》與《伊洛淵源錄》,關于宋明道學重要學派之“濂、洛、關、閩”的排序就已經初步定型。所以,當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時,其卷九十三就特以“孔孟周程張子”的排序展開,實際上,這不過是以朱子為座主從而展開的對其先驅的一個思惟總結罷了。由此之后,則所謂“濂、洛、關、閩”的說法也就成為關于宋明道學之重要門戶的一種固定表達了。但這一表達卻存在著太多的歪曲歷史事實的不實之處,後人已經有過不少的質疑。[1]但質疑歸質疑,而歪曲歷史事實的說法則依然在照舊流傳。

 

形成這一結果的緣由,起首就是因為朱子強行給張載之學戴上了一頂“氣學”[2]的帽子,因此,假如張載哲學的性質得不到最基礎的廓清,那么所謂“濂、洛、關、閩”的說法也就會變為其學派突起之一種時包養網車馬費間先后上的排序了,雖然人包養妹們也可以根據年齡順序認為張載的哲學探討實際上是先在于二程的,但由于無關于道學性質之宏旨,因此人們也就依然可以因為權威的認可與歷史的慣習而仍以所謂“濂、洛、關、閩”稱之。實際上,這就成為宋明道學史中的一個年夜問題了。只需這個問題得不到廓清,那么人們對于道學(理學)之原始發生的歷史認識與實際歷史之間也就永遠隔著一段距離。為了廓清這一段歷史本相,筆者特從張程平生來往的角度來還原這一段人為塑造的歷史以及其各種說法的具體構成,進而還原張程之學的本然關系,以為人們接近道學構成之實際歷史供給一助。

 

一、呂年夜臨:“京師論學”說的提出

 

張載往世于1077年,兩年包養網推薦后,其門下高弟呂年夜臨撰寫《橫渠師長教師行狀》,此中觸及到張載與二程的關系,于是,其《行狀》中便出現了如下記載:

 

嘉佑初(1056)見洛陽程伯淳、正叔昆弟于京師,(盡棄其學——引者加注。)共語道學之要,師長教師渙然自負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乃盡棄異學,淳如也。)[3]

 

這里必須先對張載與二程的關系略作交待:張載的姑母為程珦(二程父親)的母親,所以二程也一向將張載稱為“表叔”。假如從年齡上看,則張載(1020——1077)、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所以,張載不僅是二程的表叔,其在年齡上也分別比二程年夜十二、三歲。1056年,當他們展開“京師論學”時,張載37歲,二程當時則是24到25歲。而當呂年夜臨敘述這一事務時,則當時張載已經往世,而二程則分別為四十六、七歲。

 

作完《橫渠師長教師行狀》,由于“三呂”(呂年夜臨與包養條件其兩位兄長呂年夜忠、呂年夜均)連同張載的其他門門生一并東進洛陽拜二程為師,因此同時也就帶往了《橫渠師長教師行狀》。當時,程顥尚在京師參與熙寧變法,所以呂年夜臨所撰寫的《行狀》就上呈程頤,并且立刻就遭到了程頤的明確批評,并責命其“刪往”相關不實的內容,但并沒有終止其流傳。十多年后(程顥也于1085年往世),程頤暮年的門生尹焞讀到《橫渠師長教師行狀》(此時起碼已經在1090年之后),于是便和程頤有了如下一段對話;而其對話的內容,則被尹焞的門生時紫芝較為完全地記載下來:

 

呂與叔作《橫渠行狀》,有“見二程盡棄其學”之語。尹子言之,師長教師曰:“表叔生平議論,謂頤兄弟有同處則可,若謂學于頤兄弟則無是事。頃年屬與叔刪往,不謂尚存斯言,幾于無忌憚。”[4]

 

由于尹焞(1071——1142)誕生較晚,且在十八九歲第一次科舉考試后經過張載門生蘇昞的介紹才拜進程頤門下的,因此此條記載必定出自程頤暮年的回憶而為尹焞記之(因為起首是由“尹子言之”,然后才有程頤的相關回憶)。但程頤當時(頃年)在看到《行狀》所記時就明確以“無是事”斷然否認了呂年夜臨的“學于頤兄弟”一說,同時又以“甜心寶貝包養網無忌憚”批評了呂年夜臨對張載的態度。程頤之所以這般批評,是因為從呂年夜臨前后的矯正來看,其初稿認為張載見到二程就像陳相見到許行一樣是“盡棄其學”(《孟子·滕文公上》);而定稿則改為“乃盡棄異學,淳如也”。這一從“盡棄其學”到“盡棄異學”的改變,天然是在程頤的批評下實現的,但其前后稿所配合提到的“棄”卻始終不明其所以。按理說,這一點也是呂年夜臨所撰《行狀》最應當明確交接並且也最有資格交待說明的,但呂年夜臨前后兩稿所配合提到的卻只要一個“棄”,至于張載畢竟“棄”了什么,呂年夜臨始終沒有明確點出來。

 

為了弄清張程論學中張載畢竟“棄”了什么,從而能夠構成一種所謂“渙然自負”的心態,我們無妨再乞助于程門的其他高弟,看可否從其別人的記載中找到某些蛛絲馬跡;而在程門高弟中,也確有因為此事而廣發議論者。好比游酢就在其《書行狀(程顥)后》中寫道:

 

師長教師生而有妙質,聞道甚早。年逾冠,明誠夫子友而師之。子厚少時自喜其才,謂提騎卒數萬,可橫行匈奴,視叛羌為易與耳,故從之游者,多能道邊事。既而得聞師長教師議論,乃歸謝其徒,盡棄其舊學,以從事于道。其視師長教師雖外兄弟之子,而虛心求益之意,懇懇如不及。逮師長教師之官,猶以書抵戶,以定性未能不動致問……[5]

 

從這些內容來看,游酢的這一記載完整可以說是一種撲風捉影之論。因為張載之所以告別兵家,是由于范仲淹的勸導之功(其時程顥還缺乏十歲),游酢卻強行記在程顥頭上,足見其不明就里;至于其后面又拿《定性書》說事,以《定性書》中張載與程顥討論“定性未能不動”逆推張載是在向程顥請教,也說明其對張程關系及其來往最基礎不清楚。但其這些說法卻清楚是從呂年夜臨的《行狀》而來的,所以此中就有所謂“友而師之”以及“盡棄其舊學”之類的表達。

 

讓我們再看楊時的記載。因為楊時也是程門高弟,並且其與游酢也是同時拜進二程之門的;而楊時也喜歡談論關洛之學的關系。楊時曾在《跋橫渠師長教師書及康節師長教師人貴有精力詩》一文中寫道:

 

橫渠之學,其源出于程氏,而關中諸生尊其書,欲自為一家。故余錄此簡以示學者,使知橫渠雖細務必資于二程,則其他故可知矣。[6](案橫渠有一簡與伊川,問其叔父葬事,未有提耳懇激之言,疑龜山所跋,即此簡也。然與伊川此言,蓋退讓不居之意……[7])

 

從楊時的這一《跋》來看,幾乎可以說有效心不正之嫌,其所謂“使知橫渠雖細務必資于二程”一說完整是出于一種學派爭高低之心;至于朱子所補充說明的“橫渠有一簡”如此,由于從《張載集》、《二程集》一向到《楊時集》都缺少具體文獻的支撐,因此也就同樣是一種缺少參考價值的說法。但朱子則明確指出,這里的“退讓不居”僅僅是指張載對于程頤并不以“表叔”自居罷了。

 

這樣看來,要廓清張載與二程之間的關系能夠還必須通過他們自己的說法。在《經學理窟》中,張載曾以“鄰家學生”的口氣提到了二程,他督責其門生說:

 

學者不成謂少年,自緩即是四十五十。二程從十四歲便銳然欲學圣人,今盡及四十未能及顏閔之徒。小程可如顏子,然恐未如顏子之無我。[8]

 

張載這里的話雖然未幾,但信息量卻很是年夜:其一,張載能夠準確地說出“二程從十四歲便銳然欲學圣人”,這說明他對二程的情況很是熟習,起碼是準確地了解二程曾跟隨周敦頤從學一事的。其二,張載這里對二程的表揚,也完整是一種面對自家門生而表揚“鄰家學生”的激勵心態。其三,從張載說二程“盡及四十”來看,這表白張載此包養網單次時已經是五十開外的暮年;而所謂“自緩即是四十五十”一說,則既是對他本身的一種現身說法,同時也是對門門生的督責。[9]但這里可曾有一點跟從二程學習的影子?因此對于此事,年夜體上也就可以歸結說,程頤后來“無是事”的明確否認以及其對呂年夜臨“無忌憚”的批評,也就可以為這件事畫上句號了。

 

二、尹焞:“京師論《易》”說的提出與張程關系的再塑

 

但歷史的蹊蹺之處就在于,本來應當畫上句號的就是畫不成句號,不僅畫不成句號,反而迎來了新一輪的塑造運動;而其重要塑造者,恰好就是那位曾經記載程頤對于呂年夜臨進行明確批評的尹焞。祁寬是尹焞的門生,而在祁寬所記的《和靖(尹焞字)語錄》中,竟然又出現了如下說法:

 

橫渠昔在京師,坐皋比,說《周易》[10],聽從甚眾。一夕,二程師長教師至,論《易》。越日,橫渠撤往皋比,曰:“吾常日為諸公說者,皆亂道。有二程近到,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輩可師之。(每日皋比出,是日更不出皋比也。)橫渠乃歸陜西。”[11]

 

在上一節所征引的《時氏本拾遺》中,尹焞曾經當面見證了程頤對于呂年夜臨《橫渠師長教師行狀》中“學于頤兄弟”之“無是事”的斷然否認與“無忌憚”的明確批評,但尹焞本身卻在數十年之后又自覺地擔當起對這件事從頭塑造的任務。僅從這一條出自《和靖語錄》來看,就了解這一說法應當出自尹焞的暮年,起碼是出于程頤從涪州“編管”歸來之后。[12]看來當時的程(尹)之門的門生,似乎已經把若何編派、打壓張載之學作為他們的重要任務了。當然從另一角度看,這也可以說是張載之學在當時還頗具影響的表現。

 

那么,與呂年夜臨的《橫渠師長教師行狀》比擬,尹焞對于張程的“京師論學”又做了哪些加工和塑造呢?起首一點,這就是加上了一個“坐皋比,說《周易》”的佈景,從而也就塑造出一個張載專門趕赴京城以舉辦“《周易》論壇”的佈景。這就把整個佈景完整搞錯了。實際上,當時(1056)張載之所以在京師,目底全然在于來春的“春闈”(二程也是出于同樣的目標而來的);而張載與程顥也都是該年(即嘉佑二年10包養網車馬費57)科考中第的。可是,在改變了這個佈景之后,則張程的“京師論學”似乎也就成為張載專門赴京師以舉辦所謂“《周易》論壇”了;至于“坐皋比”一說,則又成為張載這次“京師論《易》”中的一個特別“行頭”。因為根據當時社會所能供給的路況條件,張載也最基礎不成能先往包養俱樂部京師舉辦一個“《周易》論壇”,掉敗后先“歸陜西”,然后再促往趕赴來年正月的“春闈”;二程也是因為同樣的緣由才早早趕赴京師的。所以,僅從尹焞所歸結的“橫渠乃歸陜西”一說上,也就完整可以看出他最基礎不清楚當時所謂“京師論《易》”的具體佈景。

 

其次,既然張程“京師論《易》”的佈景就是來年的“春闈”,那么在這一佈景下,張載有沒有能夠帶著皋比以赴“春闈”呢?實際上,不僅張載沒有這種能夠(張載當時已經三十七、八歲,算是中年人了),就是現在的高考學子,每年當然也會出現所謂“狀元”,但有沒有那位考生先制作一個“狀元”的“行頭”往參加高考呢?對張載來說,假如他帶著皋比赴京師講《易》,那么假如科考掉意,他將若何再回關中?再從張載的為人道格來看,張載屬于那種深邃深摯厚重的性情,而在《經學理窟》中,他也始終在批評那種動輒“語變”的學風,好比他告誡其門生說:“學未至而好語變者,必知終有患。蓋變不成輕議,若驟然語變,則知操術已不正。”[13]能夠把“驟然語變”晉陞到一個人之“操術”的高度看,天然也表現了張載的學術性情;而對這種學術性包養感情情來說,能夠隨便說出“有二程近到,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輩可師之”的話,然后又有其所謂的“共語道學之要”的“渙然自負”嗎?

 

最主要的一點還在于,既然是“京師論《易》”,那么張載是不是就像呂年夜臨所提到的那樣是“盡棄異學”,或許如尹焞所轉述的“有二程近到,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輩可師之”呢?這就取決于張程對于《易》的分歧懂得或許說他們研討《周易》的分歧進路。在現行的《張載集》與《二程集》中,張載有《橫渠易說》,程頤則有《周易程氏傳》,假如說這里的“異學”就是關于《周易》研討的分歧標的目的或分歧的詮釋方法,那么《橫渠易說》天然屬于從漢代的“卦象易”到“義理易”的一種過渡形態,而數十年后才得以問世的《周易程氏傳》則屬于典範的“義理易”,二者不僅屬于分歧的系統,並且僅從理論形態與詮釋進路上看,則張載的《橫渠易說》才真正代表著《周易程氏傳》的理論先驅,難道張載以“卦象”蘊含“義理”的《橫渠易說》是反而要遭到程頤的啟發才會增添必定的“義理”蘊含嗎?那么張載底本研討《周易》的目標是什么呢?當然,此處一個公道的推測,也許就可以說是張載對于“程氏易”之理論詮釋標的目的的某種確定,但我們能否可以從這一標準出發進行一種反推,即張載底本就是試圖通過所謂純粹的“卦象易”來對抗于佛老的空、無妙理?這顯然是不成能的。因為在北宋五子中,只要張載對佛老之學是以深刻虎穴的精力“累年究盡其說”的,然后卻又反過來試圖通過漢儒純粹的“卦象易”來對抗于佛老之學的空觀妙理?這顯然是一種既分歧道理也分歧邏輯的解釋。反卻是尹焞從原來的“論學”到“論《易》”的“補充”和“加工”,明顯地戴上了《周易程氏傳》“已成”的“節奏”。

 

從這幾個方面來看,則尹焞關于張程“京師論《易》”的傳說應當說是最不成靠的,而其用語之輕佻甚至也讓人不得不懷疑這能否就真的就出自程頤暮年最為重視的門生。但歷史的“流傳”卻往往最愛接收那些最不成靠的說法。好比到了元代,在脫脫領銜所著的《宋史·張載傳》中,其關于這一公案的敘述竟然就是呂年夜臨的《行狀》記載與尹焞之坊間傳說的一種雜糅:“嘗坐皋比講《易》京師,聽從者甚包養sd眾。一夕,二程至,與論《易》,越日語人曰:‘比見二程深明《易》道,無所弗及,汝輩可師之。’撤坐輟講。與二程語道學之要,渙然自負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盡棄異學,淳如也。”[14]——其前邊天然是出自尹焞的傳說,而后邊則來自呂年夜臨經過程頤批評之后的刊定本。但值得沉思的一點在于,這個使張載“渙然自負”的“吾道”畢竟是什么道呢?

 

三、朱子:“京師論《易》”說的定型

 

按理說,當尹焞再次構成關于張程“京師論《易》”的傳說時,最有資格辨析以致于真正能夠徹底廓清的也就是集兩宋道學之年夜成的朱子了,——從朱子在楊時、尹焞關于張程之學的記載中不斷加注說明尤其能夠證明這一點。但朱子卻非但沒有辨析,反而是在尹焞傳說的基礎上進一個步驟將其系統化,這就使其成為兩宋道學中的一段“鐵史”啦!下面提到的《宋史·張載傳》,其之所以對呂年夜臨的初度敘述與尹焞的再次傳說先照單全收,然后再加以雜糅性的均衡,——以呂年夜臨的敘述包裹尹焞的傳說,實際上就是在朱子的影響下實現的。

 

為什么要將這種無稽之論的流傳歸因于朱子呢?因為這一點恰好與朱子重構兩宋道學史之總體思緒相吻合,因此,尹焞關于張程“京師論《易》”的這一傳說也就構成了朱子重構兩宋道學史的一部門。

 

請看朱子對尹焞這一說法的認可以及其在認可基礎上的傳播。

 

據束景南師長教師《朱熹年譜長編》考訂,在1173到1175這三個年頭里,朱子重要聚焦于兩宋道學史的收拾,他不僅撰寫了《六師長教師畫像贊》、編訂了《伊洛淵源錄》,並且還特地聯合呂祖謙合編了《近思錄》,這就不僅從歷史的角度梳理甚或從頭設定了北宋五子及其彼此關系,並且也已經開始從學理發展的角度來建構其關于道學的思惟譜系了。所以說,起碼從1173年作《六師長教師畫像贊》起,朱子就已經開始自覺地從歷史的角度來從頭塑造北宋五子的關系了。好比在《六師長教師畫像贊》中,朱子對張載的畫像就有如下贊語:

 

早悅孫吳,晚逃佛老。勇撤虎皮,一變至道。精思力踐,妙契疾書。《訂頑》之訓,示我廣居。[15]

 

而在整個“像贊”中,“六師長教師”的排序也起首是濂溪,然后順次是明道、伊川、康節、橫渠、涑水(司馬光)。這就是說,當朱子作《六師長教師畫像贊》時,其關于道學思惟之構成與發展譜系就已經構成基礎設想,并且也已經落實到具體人物之先后排序上了。而此后的《伊洛淵源錄》與《近思錄》,不過是其所塑造之道學譜系的一種價值擺列順序及其所謂思惟觀點之結晶與歸納綜合性表達罷了。

 

僅從朱子對張載的這一“像贊”來看,說明他也是完整依據程頤門生尹焞的說法來構筑其“勇撤虎皮”一說的,而這種說法,恰好又是以表揚的方法強行給張載設定了一個“勇撤虎皮”的歷史事實。在前邊關于這一問題的敘述中,筆者已經聲名,張載與二程的“京師論《易》”發生于1056年(當時尹焞還沒有誕生);而尹焞之所以屢屢說起這一說法,據說又是根據呂年夜臨《橫渠師長教師行狀》中的記載(但呂年夜臨同樣不是“京師論《易》”的參與者),而在呂年夜臨所撰寫的“行狀”中,也最基礎沒有“坐皋比”與“論《易》”的記載,因此也就說不上“勇撤虎皮”一事。別的,所謂“晚逃佛老”畢竟又是什么時候“逃佛老”的呢?張載對佛老的批評已經見于其最早的一部著作《經學理窟》,這應當說是張載接收范仲淹的建議“讀《中庸》”之后不久的事,朱子則試圖以此暗示這也是張程“京師論學”的結果。根據這一情況,我們初步可以斷定,朱子所謂“勇撤虎皮”一說的根據也就全然出自尹焞所誣捏[16]的從“坐皋比,說《周易》”到“是日更不出皋比也”[17]一說(因為以筆者所見文獻為限,一切關于張載“坐皋比,說《周易》”的說法最早就出自尹焞的上述記載);至于呂年夜臨所謂張載面對二程之學便“盡棄其學”一說,因為當時就遭到了程頤“無是事”的斷然否認與“無忌憚”的明確批評。因為就事務之原始發生而言,程頤無疑就是當時的親歷者,而程頤的這一表態也就足以廓清從呂年夜臨的“盡棄其學”到尹焞所謂“坐皋比,說《周易》”一說的無稽與不實之處了。但尹焞的這一無稽之談卻由于朱子“勇撤虎皮”的“像贊”,從而也就成為道學史中一個無法忽視的史實性掌故了。

 

再從《近思錄》來看,《近思錄》是朱子聯合呂祖謙并以周、張、二程對“道體”的正面論述作為開真個,而朱子的一個最為主要的選擇,就是以周敦頤的《太極圖說》作為開篇。這倒紛歧定就是對于別人的“排擠”,而在于朱子以周敦頤的“無極而太極”作為北宋道學之開篇的定位自己就有必定的“偏取”之嫌。對于這一點,雖然筆者以前已經作過必定水平的辨析,[18]但當朱子以“無極而太極”作為兩宋道學探討之結晶的“道體”時,還是一個很是值得重視的問題。因為兩宋道學的理論探討及其發展起首也就表現在其對“道體”認知之不斷深刻與不斷演變上。[19]

 

《近思錄》關于“道體”部門共支出周、張、二程的思惟命題51條,看起來并不是良多,總體上也不過數千字罷了,但它的展開線索實際上就已經清楚地展現出一種以周(敦頤)程(頤)為主線的思惟譜系。好比說,其開篇關于周敦頤的思惟命題不過兩條(后邊還有從《二程集》中析出的兩條),但由于列在“道體”第一條的就是《太極圖說》;而這一“圖說”在經過朱子的懂得與詮釋之后也就展現為一種明確的本體宇宙論體系了,[20]這樣一來,也就等于對整個《近思錄》起到了一種開規模、定綱維之發凡起例的感化。

 

周敦頤之后接著征引的即是程頤,而在論“道體”部門總共選擇了程頤的思惟命題十五條,后邊又別的拔出二條,基礎上占到整個“道體”部門的三分之一強。但這樣一來,就出現了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普通說來,在二程兄弟之間,程顥往往占有主體性的位置,但在朱子的選擇中,為什么卻必定要以程頤為首出呢?其二,即便選擇了程頤,為什么又要以程頤之論“中和”為首出,然后再順次展開其論心、論天、論易、論仁、論性等方面的內容呢?此則既有其來由,也存在著可以辨析之處。

 

起首,由于前邊所征引之周敦頤的兩條已經對“道體”作了明確的表達,因此對朱子來說,其所謂的濂洛(周程)譜系實際上就指從周敦頤到程頤的思惟譜系。盡管在二程之間最接近于周敦頤之為人氣象的是程顥,但在朱子看來,從周敦頤到程顥所表現的為人氣象意義不年夜,朱子實際上也并不喜歡這些方面的內容;[21]正像其并不喜歡李延平的“退而屏居山田,結茅水竹之間,謝絕圓滑……”[22]一樣。即便從其對周敦頤思惟的征引來看,也重要是從有利于其道學譜系及其理論規模之展開包含其理論詮釋的角度著眼的。至于程顥,則在朱子的思惟體系中往往會遭到“虛化”或“弱化”的處理。當然對于這一點,我們只能從其性命情調之能否接近周敦頤以及其人素性格、閱歷更接近于程頤的角度來說明。

 

其次,既然包養平台朱子在二程之間以程頤為主,那他為什么又要以程頤之論“中和”為首出,然后再接著展現其論心、論天、論易、論仁、論性方面的內容呢?這一點能夠重要是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其一,因為“中和”問題底本就是朱子從李延平處所承接而來的最主要的問題,所以以“中和”為首出也就代表著朱子既對其師李延平之問題的承接,同時也代表著其本身思惟觀點與為學進路的一個明確轉向,——轉到程頤“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23]的門路上來了;其二,朱子之所以要展現程頤在論心、論天、論易、論仁、論性方面的內容,大要在朱子看來,這也就應當是對周敦頤所謂“道體”之廣泛性落實及其存在之遍在化內容的展現。[24]

 

再下來,就是朱子通過《伊洛淵源錄》來直接塑造兩宋道學之傳授譜系了。不過,這里必須說明的一點是,依照構成的先后來看,朱子的《六師長教師畫像贊》與《伊洛淵源錄》實際上都構成于乾道九年(1173),也是早于淳熙二年(1175)其聯合呂祖謙所編的《近思錄》的。但在這三項著作之前,朱子就已經作了《尹和靜(靖)言行錄序》,此中寫道:

 

若和靜尹公師長教師者,其學于夫子(程頤)而又得敬之云乎,何其說之約而居之安也。其門人馮氏、祁氏、呂氏記其序文,各為一書,熹嘗得而伏讀之,所以收安心而伐邪氣者,幾微之際,所助深矣。顧其記錄之間尚多牴觸,至于人名事跡,亦或分歧,然則其與精微之意,豈得無可疑者?惜乎其不得見于師長教師而面質之也。[25]

 

從朱子的這一《序》來看,對于尹焞門人所記的“人名事跡”之類,朱子也不是沒有懷疑。可是,由于其迫切地塑造道學傳授之譜系意識,卻促使他不得不在尹焞門人所記的基礎上稍加收拾,所以就在統一年,他就已經撰寫出《六師長教師畫像贊》與《伊洛淵源錄》了。至于其焦點“唱段”或許說與本文有關的唱段,其實也就表現在朱子在楊時論張載之學后面以括號加注的如下幾句:

 

橫渠之學,其源出于程氏,而關中諸生尊其書,欲自為一家。故余(楊時)錄此簡以示學者,使知橫渠雖細務必資于二程,則其他故可知矣。[26](案橫渠有一簡與伊川,問其叔父葬事,未有提耳懇激之言,疑龜山所跋,即此簡也。然與伊川此言,蓋退讓不居之意,而橫渠之學,實亦獨樹一幟,但其源則自二師長教師發之耳。[27])

 

可是,朱子的這一專心并沒有獲得當時學界同仁的認可。在《朱熹年譜長編》中,束景南師長教師通過細檢朱子與呂祖謙的來往書札,發現朱子曾屢屢催書盼望呂祖謙能夠為他所收拾的《程氏外書》與《伊洛淵源錄》作序,而呂祖謙則以如下語言來答覆朱子的提議與請求:

 

大略此書其出最不成早,與其速成而闊略,不若稍待數年而粗完備也。[28]

 

顯然,呂祖謙的這一答覆,實際上是蘊藉地表達了他對朱子這一作法的不認可包養網評價,所以束景南師長教師總結說:“其后直至朱熹卒,《伊洛淵源錄》未能修訂脫稿”[29],甚至,就連朱熹本身也不得不表現:“當時編輯未成,而為后生傳出,致此流布,心甚恨之。”[30]可是,在黎靖德稍后所編的《朱子語類》中,其卷九十三就已經沿著所謂“孔孟周程張子”來設定道學的思惟譜系了,這就完整是在依照朱子之意來塑造并且敘述兩宋道學的傳授譜系的。天然,這就成為一個“女媧補天已荒謬,又向荒謬演年夜荒”(《紅樓夢》語)的結局了。

 

四、三方互證:“京師論《易》”的年包養甜心網夜致輪廓

 

實際上,張載與二程的“京師論學(《易》)”并不是一件永遠無法廓清的事。雖然張載與程顥似乎并沒有直接談及此事,但從他們的間接談話包含其他參與者的回憶中,我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們還是能夠看出這一事務的年夜致輪廓的。請留意以下三條記載:

 

伯淳嘗與子厚在興國寺講論終日,而曰:“不知舊日曾有甚人于此處講此事。”[31]

 

子厚謂:“昔嘗謂伯淳優于正叔,今見之公然;其救世之志甚誠切,亦于近日全國之事盡記得熟。”[32]

 

嘗言往與二程諸公游,一日,會相國寺,論事盡詳。伯淳忽嘆曰:“不知此地自古至今,更曾有人來此地說此話邪。”[33]

 

上述第一條記載,口氣當然是出自程頤的回憶,但其所指的事務卻清楚就是張、程當年的“京師論《易》”;而從程顥當時所發的感嘆和議論來看,也顯然是在遭到張載表揚或確定之后所發出的感歎。很明顯,這些記載都是出自當時參與者的回憶,但這里卻既沒有“坐皋比”的說法[34],也沒有所謂“盡棄其學”的影子。第二條則是出自張載自己,而其特別性還在于,這是張載在張、程之間最后一次論學——“洛陽議論”完結后的一個感歎和點評,而由其隨行的門生蘇昞所記錄。僅從張載對于程顥的贊揚——從當年“京師論《易》”中的“昔嘗謂”到“洛陽議論”中的“今見之公然”來看,則其所謂“昔嘗謂”顯然也就是對他們1056年在“興國寺講論”的一個回憶與印證。因為在他們的平生中,除了這兩次相會,張載與程顥之間基礎上沒有從容論學的機會。從張、程平生中的四次接觸或交通來看,[35]也只要第一次的“京師論《易》”與最后一次的“洛陽議論”屬于比較純粹的學術研討性質,因此“洛陽議論”及其對于程顥的再次表揚幾乎也就可以說是張載的臨終遺言了,因為張載就往世于此行西歸的臨潼。這就完整可以說明,在當年的“京師論《易》”中,張載確實表揚了程顥(程顥的感歎也可以反證這一點)。但當年既然是“講論終日”,則無疑應當是一種有來有往且往復不斷的學術討論過程;否則的話,也就缺乏以說明其彼此的“共語道學之要”以及張載帶有總結性質的“渙然自負”了。至于“洛陽議論”完結后張載對于蘇昞再次感歎的“昔嘗謂”,也說明張載并沒有忘記本身當年曾對程顥的贊揚。可是,僅從他們之間這最后一次學術討論的“洛陽議論”來看,張載何嘗又有一點“盡棄其學”的痕跡和影子?

 

至于最后一條,則又顯得特別珍貴,因為這也是當年“京師論《易》”的直接參與者呂希哲(其當年在太學曾與程頤為同舍友,并拜程頤為師,因此其當時無疑是作為程頤的門生并以旁聽的成分參與“講論”的);而呂希哲對于當時情況的回憶,應當說是一種比較客觀的記載。但這里既沒有“坐皋比”的記載,也同樣沒有張載“盡棄其學”的表態包含所謂“乃歸陜西”的記載;反卻是程顥“不知此地自古至今,更曾有人來此地說此話邪”的感歎與張載“渙然自負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36]的感嘆,則充足表現了張、程之間對于其彼此之認知的一種配合認可。

 

由于呂希哲的回憶就載于《伊洛淵源錄》中,因此只需略微專心,那么張載與二程之間的“京師論《易》”就是一個完整可以廓清的事實。但對朱子來講,他當時能夠本來就沒有這方面的專心,所以只需看到尹焞有這方面的表達,間或也出于對尹焞人品的信賴,因此也就在完整沒有考訂的情況下照單全收了。于是,這就構成了其“勇撤虎皮”的“像贊”與“盡棄其學”的訛傳;而通過這種“勇撤虎皮”的像贊與“盡棄其學”的訛傳,于是也就有了朱子漫為兩可的結論:

 

……橫渠之學,實亦獨樹一幟,但其源則自二師長教師發之耳。[37]

 

這說明,朱子對于從呂年夜臨之道聽途說到尹焞之或誣捏或傳聞的說法完整是照單全收的。而在經過《伊洛淵源錄》的這種訛傳之后,不僅被黎靖德編進《朱子語類》,並且還被脫脫寫進了《宋史》,于是到明代,也就構成了黃仲昭的如下說法:

 

至宋濂溪周子始,超然獨詣,而發其精微于《圖》、《書》,當其時則有河南二程夫子,實得其學而益擴以廣。故朱子著《伊洛淵源錄》一編,備載其師友之所講明傳授,與其見于言行政事之間,所以著明其上承孔孟之統,下啟關、閩之傳,其亦《論》《孟》終篇所序之意與![38]

 

很明顯,這種通過“坐皋比,說《周易》”然后“盡棄其學”到“其源則自二師長教師發之”再到所謂“下啟關、閩之傳”的無稽之論反而成為道學史中的一段“鐵史”了。

 

從朱子的為學經歷來看,“朱熹始讀二程與張載之書,用力于二程為己之學。劉勉之、劉子翚授以張載《西銘》”。[39]從這個角度看,應當說張載二程之學便可以說是其進進道學的進門書。而從其33歲初次向宋孝宗上“封事”起,朱子就已經開始其對北宋五子尤其是周敦頤、張載與二程著作的收拾與刊刻了。所以,僅從朱子的這一為學經歷來看,他對于北宋五子及其思惟、著作,應當說是相當熟稔的。而在從1173到1175這三個年頭里,朱子不僅撰寫了《六師長教師畫像贊》、編訂了《伊洛淵源錄》,並且還特地聯合呂祖謙合編了《近思錄》,這就不僅從歷史的角度梳理并設定了北宋五子之間的關系,並且也已經開始從學理發展的角度來建構其關于道學的思惟譜系了。所以說,起碼從《六師長教師畫像贊》起,朱子就已經開始自覺地從歷史的角度來從頭塑造北宋五子的關系了。

 

那么,以朱子之學養及其對于北宋五子關系的熟稔,他是完整可以看出這些說法的不實與無根之處的,[40]但朱子為什么不進行辨析、廓清,反而要以所謂“兩可”甚或“含混”的方法促使其流傳呢?其中一個能夠的解釋,大要也就在于底本的史實并分歧于朱子對于道學譜系的塑造,或許說原來的歷史并不合適朱子對于歷史事實的預期。

 

到了這一個步驟,雖然筆者并不敢確信這就是張載與二程“京師論《易》”的所有的內容,但其重要內容及其年夜致輪廓就已經比較清楚了。而這一輪廓也可以解釋一個基礎事實:雖然程頤對于本身的思惟學說很是自負,但當他看到呂年夜臨《橫渠師長教師行狀》中之所謂“有‘見二程盡棄其學’之語”時,立包養犯法嗎刻就明確地表態說:“表叔生平議論,謂頤兄弟有同處則可,若謂學于頤兄弟則無是事。頃年屬與叔刪往,不謂尚存斯言,幾于無忌憚。”程頤的表態,既是對客觀史實的尊敬,同時也維護了本身的學術良知。反卻是平生以程頤為學習與效法榜樣的朱子包養一個月,由于本身急于塑造道學傳授譜系的心思,因此不僅借助“訛傳”來重塑歷史,並且還以誤枉先賢的方法來達到本身的目標,這就為其個人留下了一個無法彌補的缺憾。從中國思惟史研討而言,這一點也是一個極為極重繁重的歷史教訓。

 

注釋:
 
[1]、從黃宗羲著《宋元學案》起,歷代學人就在不斷懷疑這一說法,但年夜體都逗留在年齡比較或包養一個月價錢學術立場對比的層面,可以說基礎上屬于一種猜測性的質疑;現代人雖然不再信任張載從台灣包養網學于二程一說,但關于道學的傳授譜系,卻又無法提出一種真實靠得住的說法。這就只能構成一種質疑歸質疑,而歪曲歷史事實的說法則照舊流傳的現象了。
 
[2]、朱子云:“《正蒙》所論道體,覺得源頭有包養網車馬費未是處……如以太虛太和為道體,卻只是說得形而下者,皆是‘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處。”(《朱子語類》卷九十九,第2532頁)又云:“《正蒙》說道體,如‘太和’、‘太虛’、‘虛空’云者,止是說氣。”《朱子語類》卷九十九,第2533頁。
 
[3]、呂年夜臨:《橫渠師長教師行狀》,《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第381——382頁。留意:括號里面的“盡棄其學”是根據尹焞轉述程頤的批評所刪;而后面括號里則是呂年夜臨“定稿”中的內容。
 
[4]、程頤:《程氏外書·時氏本拾遺》,卷十一,《二程集》,第414——415頁。
 
[5]、游酢:《書行狀后》,《程氏遺書》,《附錄》,《二程集》,弟334頁。
 
[6]、楊時:《跋橫渠師長教師書及康節師長教師人貴有精力詩》,《楊時集》卷二十六,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第692頁。
 
[7]、此括號里面的內容,即為朱子所作的說明,參見朱子:《伊洛淵源錄》,《朱子全書》卷十二,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合肥:安徽教導出書社,2002年,第1002頁。
 
[8]、張載:《經學理窟·學年夜原上》,《張載集》,第280頁。
 
[9]、張載對門生的這種“督責”心思,也可從其如下包養平台說法中找到根據,他自述說:“某唱此絕學亦輒欲成一次序遞次,但患學者寡少,故貪于學者……由此觀之,則呂(年夜臨)、范(育)過人遠矣。呂與叔資美,但向學差緩……”張載:《語錄》下,《張載集》,第329頁。
 
[10]、此處點明張載與二程的“京師論學”重要是討論《周易》,這一點既可以說是尹焞的貢獻,但也可以說是特別值得深扣的一點。蓋因為程頤的《周易程氏傳》問世于其暮年從涪州“編管”歸來,當時程頤已近七十歲,至于其可否在二十三、四歲就構成對《周易》的深刻研討甜心寶貝包養網則是年夜可值得懷疑的。就從呂年夜臨的初始記載與游酢、楊時之各種無名頭的傳說來看,這次討論說究竟不過是普通性的“論學”——“共語道學之要”罷了,並且張載當時的對話對象也重要是程顥而并不是程頤,因此這種“京師論《易》”的說法極有能夠是尹焞為了舉高程頤而居心生造的說法。
 
[11]、程頤:《程氏外書》,卷十二,《二程集》,第436——437頁。根據上一條的記載,尹焞曾當程頤之面的舉出呂年夜臨《橫渠師長教師行狀》中的“見二程盡棄其學”一說,并且當下也就遭到程頤“無是事”與“無忌憚”的明確批評,應當說呂年夜臨的記載已經遭到了當事人的明確否認,可以確定為無稽之談。但在這一條中,則尹焞依然堅持張載認為本身常日所講者“皆亂道”,并且還加上了“坐皋比”與“乃歸陜西”之類的前后綴。在《二程集》中,此條屬于祁寬所記的《尹和靖語》,假如此條真屬于“尹和靖語”,則此人的人品就年夜可值得懷疑。至于括號里面的內容,則同樣屬于朱子所作的說明。
 
[12]、之所以將此說推定于程頤從涪州“編管”歸來之后,是因為《周易程氏傳》也是在程頤“編管”歸來才告編成的,故《程氏外書》就包養故事有如下記載:“伊川自涪州歸,《易傳》已成,未嘗示人。”《程氏外書》卷十二,《二程集》,第439頁。
 
[13]、張載:《經學理窟·義理》,《張載集》,第271頁。
 
[14]、脫脫:《宋史·張載傳》,《張載集》,第386頁。
 
[15]、朱熹:《六師長教師畫像贊》,《朱熹集》,卷八十五,成都:四川教導出書社,1996年,第4386頁。
 
[16]、筆者之所以認為尹焞的這一說法是一種誣捏,是因為“尹焞記語”是以如下記載結束這一記載的:“每日皋比出,是日更包養價格不出皋比也。橫渠乃歸陜西。”(《二程集》,第437頁)這就連張、程“京師論《易》”的基礎佈景都搞錯了。因為張載之所以赴京城,重要是為了來年的“春闈”;而在“尹焞記語”中,則張載似乎就是專門到京城來參加《周易》的擂臺比賽的。
 
[17]、程顥、程頤:《程氏外書》卷十二,《二程集》,第436——437頁。
 
[18]、請參閱拙作:《從“包養網VIP太極”到“太虛”——張載對天道本體的抉擇與論證》,《中國心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書社,2021年。
 
[19]、請參閱拙作:《從“太虛”到“天理”——簡論關、洛學旨的承繼與轉進》,臺北:《哲學與文明》,2018年第9期。
 
[20]、之所以認為朱子的哲學體系是一種本體宇宙論的體系,關鍵在于他是以“無形”即所謂形而上的“天理”詮釋并補充了周敦頤的“太極”而不是相反。所以,在朱子的“天理”與“太極”的關系中,只能通過“天理”來懂得“太極”,但卻不克不及通過“太極”來懂得“天理”。
 
[21]、陳來師長教師認為,朱子不喜歡曾點氣象,并轉引朱子的話說“曾皙不成學……要學他,便會傲慢了”( 陳來:《有無之境》,北京:國民出書社,1992年,第254頁),應當說這是一個很是精準的觀察。但朱子所不喜歡的絕不限于曾點,以朱子之素性,他也不會喜歡周敦頤的“窗前草不除往,問之,云:與自家意思普通”(《程氏遺書》卷三,《二程集》,第60頁);推而廣之,蘇東坡的“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赤壁賦》)則絕對在他的禁絕之列。蓋朱子之素性連同其思惟旨趣都在禁絕人的本性之天然吐露上,而其天理本體論體系自己也就代表著一種震懾與壓抑人之天然欲看的體系。
 
[22]、朱熹:《延平答問后錄》,《朱子全書》,第十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合肥:安徽教導出書社,2002年,第349頁。
 
[23]、程頤:《程氏遺書》卷十八,《二程集》,第188頁。
 
[24]、朱子《近思錄》在編排兩宋道學思惟譜系上的這一專心,也體現在其《中庸集解序》中,他寫道:“……至于本朝,濂溪周夫子始得其所傳之要,以著于篇。河南二程夫子又得其遺旨而發揮之,然后其學布于全國。”朱熹:《中庸集解序》,《朱熹集》,卷七十五,第3956頁。
 
[25]、朱熹:《尹和靜言行錄序》,《朱熹集》,卷七十包養價格五,第3952——3953頁。
 
[26]、楊時:《跋橫渠師長教師書及康節師長教師人貴有精力詩》,《楊時集》卷二十六,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第692頁。
 
[27]、此括號里面的內容,即為朱子所作的說明,參見朱子:《伊洛淵源錄》,《朱子全書》卷十二,第1002頁。
 
[28]、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第504頁。
 
[29]、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第504頁。
 
[30]、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第504頁。又見朱熹:《答吳斗南》,《朱熹集》,卷五十九,第3044頁。
 
[31]、程顥:《程氏遺書》卷二上,《二程集》,第26頁。
 
[32]、張載:《洛陽議論》,《程氏遺書》卷十,《二程集》,第115頁。
 
[33]、呂希哲:《伊洛淵源錄》卷七,《朱子全書》第十二冊,第1009頁。請留意這一條與第一條中程顥的感歎,雖然字句表達有所分歧,包含將“興國寺”表達為“相國寺”,但意思卻是完整分歧的,由此也可以反證這一回憶之靠得住與準確。
 
[34]、這里請留意,假如張載是“坐皋比,說《周易》”,那就相當于張載本身在舉辦的“《周易》包養故事講座”,但假如是相與“講論”,則又相當于明天所謂的學術研討。從上述三人的回憶來看,當時只是一種學術研討,所以筆者就曾將其比擬為當年“坐而論道”的“稷下學宮”。
 
[35]、據方光華師長教師考訂,張載與二程平生共有四次學術交通,而中間的兩次則是通過書信進行的,因此其彼此最後一次即“京師論《易》”與最后一次“洛陽議論”,也就構成了其彼此之間最重要的學術交通。請參閱方光華:《張載與二程的學術來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1月5日,第6版。
 
[36]、呂年夜臨:《橫渠師長教師行狀》,《張載集》,第382頁。
 
[37]、朱熹:《伊洛淵源錄》卷六,《朱子全書》第十二冊,第1002頁。
 
[38]、黃仲昭:《伊洛淵源錄·明弘治刻本序》,《朱子全書》第十二冊,第1119頁.
 
[39]、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第81頁。
 
[40]、朱子實際上長短常明白張程之學及其關系的,好比他說:“橫渠之于程子,猶伯夷、伊尹之于孔子。”(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卷九十三,第2363頁)既然這般,朱子何故不說孔子發伯夷、伊尹之源或下啟伯夷、伊尹之傳呢?顯然,二者之間的先后差別最基礎不容許朱子提出這樣的設想。包養金額但對于其所面對的張、程之學,則由于其同時并存的特點,因此朱子也就完整可以從“理”與“氣”兩邊分頭取值的方法并對其各自進行獨立的定位。于是,張載哲學的氣學特點,也就被朱子通過這種分頭取值與獨立定位的方法塑造出來了。

 

分類:khspiano
由 Compete Themes 設計的 Author 佈景主題